絕大部分的企業為自己的庫存高企頭痛不已,高企的庫存金額吞噬著企業微薄的利潤和緊巴巴的現金流,甚至仍然不能滿足客戶的交付要求。一個優秀的供應鏈,要用最小的庫存來滿足對客戶的交付,清晰而有效的庫存策略是必不可少的。
管理行為 |
定義 |
責任者 |
一級庫存策略(Inventory Strategy) |
依據與公司供應鏈相關的業務目標(如客戶服務水平、營銷策略、財務預算等),結合各產品線的實際特征,制定出多維度(分客戶群、分產品線等)的庫存目標以及庫存指導原則(綱領性指標/參數的設置,如:總體庫存水平,庫存周轉率等) |
公司高層 |
二級庫存策略(Inventory Strategy) |
為實現一級庫存策略,結合產品結構特點、采購供應形勢以及未來市場需求,在供應保障方面采取的具體控制與指導原則,包含儲備建立與利用機制、安全庫存建立與釋放機制(對綱領性指標/參數的分解、不同策略下參數的設置、處理機制與原則的建立等) |
供應鏈高級主管人員 |
庫存控制(Inventory Control) |
結合產品在訂單履行、半成品制造和關鍵物料供應等方面的特點,為落實庫存策略而采取的計劃方式與計劃監控措施,主要包括將庫存策略分解為日常計劃行為的過程(包括具體計劃參數、庫存參數的制定與調整,系統例外信息的及時處理等) |
供應鏈主管、業務骨干 主要是計劃職能 |
倉儲管理(Stock Management) |
物料管理和庫存預警等一系列的措施,最基礎的管理行為。 |
基層主管及員工 |
庫存管理(Inventory Management):基于適當的客戶分層和其對應的服務水平,進行擬定庫存策略、實施庫存控制、管理庫存物料三個方面的活動。庫存管理的目標是以合理的庫存水平達到要求的客戶服務水平。
對庫存管理進行分層如下。
對比絕大部分企業我們會發現,很少的公司管理層會去制定清晰的書面的庫存策略。策略的缺乏,使得基層工作人員得不到有效指導,公司的庫存周轉和/或客戶服務水平就取決于基層人員的水平和努力程度了,導致的結果就是不言而喻了。